2022年11月22日09:02 | 来源:人民网

倡导绿色发展的当下,福建无疑是一张最亮丽的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还是全国唯一的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的省份,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优势鲜明,绿色发展动力强劲。现在,绿色经济已成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驾马车”之一,做大做强做优绿色经济业已取得显著成效。

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9%的能源消耗,创造了占全国约4.3%的经济总量,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0.8%;福建还在探索利用1.79亿吨的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截至今年6月底,福建累计成交碳排放权产品3516.33万吨,成交金额逾9亿元,林业碳汇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11月24日,第三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将在福建南平举办。这是在福建举办的金融领域又一盛会,不仅是对福建绿色经济稳步发展的肯定,也是对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省份擘画绿色金融改革蓝图的期许。

厚积薄发建立绿色新格局

多山多水多绿的福建,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生态省建设的“接力棒”,一任接一任扎实推进。绿色发展,为福建高质量发展铺就最亮丽的底色。

将“双碳”战略目标纳入生态省布局,《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福建将有序推进“双碳”工作,绿色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在“双碳”目标下,福建厚植优势,不断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脚步,让绿色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9月,漳州核电项目3号、4号机组获国务院核准。至今,福建已有10台核电机组建成投用,占全省电力装机比例居全国第一。至2021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动力电池产业领跑全球。全国首个省级碳市场综合服务平台、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中国碳票第一村”接连在闽落地。福建碳市场顺利运行5个履约周期,履约率保持100%,林业碳汇成交量、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以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为抓手,南平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获批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武夷山市获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及“碳汇+”创新项目荣获2021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这也证明了“南平方案”是创新的、可复制的、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市场解决方案,并助力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经济增长。

先行先试探索金改新政

绿色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重要路径之一,而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在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绿色金融的不断革新显得尤其关键。

2021年9月,福建省出台《福建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规划到203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广泛形成等目标。其中提到,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研究出台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深入推进三明、南平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深化绿色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绿色新基建发展,创新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模式,拓展绿色保险服务,引导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配额抵押质押融资、碳债券等碳金融创新。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和绿色金融联动机制。

此外,在健全绿色交易市场机制方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用水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拓展在全国走前列做示范的福建排污权综合交易模式。健全碳汇补偿机制,积极参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双碳”时代的来临,加速打开“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链接通道。

以绿色金融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银行业正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7月,兴业银行漳州分行为福建漳龙集团有限公司承销发行规模5亿美元的国企首单投资级境外绿色债券。到今年9月末,兴业银行在福建省内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累计达1251亿元。今年5月,福建省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指导下,印发了《福建省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并正式于8月份启动首次绿电交易。11月9日,中国建设银行漳州分行为福化古蕾化学有限公司放款450万元,这是福建落地的首单“绿电贷”。

创新领跑的绿色金融成为绿色经济加速器。福建创新推广“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其中的拳头产品“福林贷”,在全国率先探索由村级合作社提供担保。2019年至今,全省累计发放“闽林通”贷款106亿元,受益农户9.26万户。2021年,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落地龙岩市;今年6月,厦门推出茶园碳汇损失保险;今年8月,宁德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业碳汇保险……近年来,南平搭建绿色认证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创“碳汇+远期回购”融资建设,“绿色转型贷”“林业碳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在全省推广,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南平市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弥补了“绿色企业”评价标准缺失,实现国家标准与地方发展特性的有效衔接。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走在全国前列,为绿色经济保驾护航。

以“绿”为底推进产业转型

10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深化生态省建设 打造美丽福建行动纲要(2021—2035年)》,其中提到,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满足能源消费增长需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以先进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推进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化、工业生产清洁化、服务业发展优质化,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迈出扎实步伐。

绿色发展正考验取舍之道,倒逼产业做“加减法”。以宁德市为例,当地陆续关闭336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2万吨,投入3.8亿元关闭拆除41座矿山121个矿点、166家石板材企业,“腾笼换鸟”之后,闽东大地崛起了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千亿产业集群,曾经的东南沿海“断裂带”成了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低碳模式是永不褪色的基底。在数字时代,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的重要抓手,已成为绿色科技产业不断迭代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文旅经济方面更为明显,绿色消费、低碳出行、零碳旅游都在成为时下的流行趋势。因此,福建在逐步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同时也着力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

打造更多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福建发展绿色经济的独特抓手之一。不断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强化武夷山水、“红古田”“下乡的味道”等生态品牌培育和推广,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链,形成绿色经济新的增长源。探索开展自然资源整体收储,探索生态资源产权流转和回报机制……点“绿”成金,福建正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链,由点及面加快推进。

新征程,再出发。“十四五”发展目标中,福建提出将力争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再降10%,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超60%,实现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7%……到2025年,福建将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和重大研发成果取得突破,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企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完善,绿色贷款规模较2021年末翻一番;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